之后的情况,以及他是如何嘱咐太叔守卫国家的。他还详细讲述了卫侯的计划,先杀元角,再杀太叔。他将这些情况一一细致地描述出来。鍼庄子说:“这些都是歂犬谗谮之言,导致卫君被误导,这并不完全是卫君的过错。”元咺说:“歂犬最初和我商量,要拥立太叔。如果我当时听从他,君主怎么可能还能回到卫国呢?只是因为我理解太叔对兄长的友爱之情,所以拒绝了歂犬的请求,没想到他反而四处离间。如果卫君没有猜忌太叔的意思,歂犬的诬陷又如何能够得逞呢?我派我儿子角去跟随我们的君主,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和善意,结果却无故被杀。他杀我儿子的心,就等于是杀太叔的心了。”士荣反驳说:“你怀着杀子的仇恨,并不是为了太叔。”元咺回应道:“我常说:‘杀儿私仇,保卫国家大事。’虽然我不是一个好人,但我不会因为私仇而放弃大事。当时太叔曾经写信给晋国,请求恢复他的兄长的地位。这封信是由我亲手写的。如果我有怨恨,怎么可能会这样做呢?我只是认为我们的君主犯了一个错误,还期望他能反悔,没想到这件事情却让太叔受到了如此大的冤屈。”士荣又说:“太叔没有篡位的意图,我们的君主也已经谅解了他。他误入了歂犬的手中,并不是君主的本意。”元咺回答:“既然君主知道太叔没有篡位的意图,那么歂犬之前的言论都是虚假的,应当受到惩罚;为何又听信他提前行动?等到进入国家,又让他担任前驱,这显然是借助歂犬的手,难以说是不知道。”鍼庄子低着头,没有说话。士荣又反驳道:“太叔虽然被冤枉致死,但太叔是臣子,卫侯是君主。从古至今,被君主冤枉杀死的臣子数不胜数。何况卫侯已经惩罚了歂犬,并且对太叔进行了隆重的安葬,赏罚分明,还有什么罪过呢?”元咺说:“以前,桀王冤枉杀死了关龙逢,被汤王流放。纣王冤枉杀死了比干,被武王讨伐。汤王和武王都是桀、纣的臣子,亲眼目睹忠臣良将受到冤屈,于是发动起义,推翻了暴君并安抚了百姓。何况太叔与你同气连枝,又有保卫国家的功勋,这并不像关龙逢、比干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