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星期五了,早上照例有两节作文课。语文老师陈永康照例早早就抱了一摺作文本走进教室。他是一个瘦高个子,才五十多岁,但头发已过早花白了,并且头顶中央还秃了一大块,光溜溜的犹如一把亮澄澄的锅铲底,所以同学们背地里都叫他“陈锅铲”。每次他抱着作文本走进教室,教室里都会立即响起一片唉叹声:“又要写作文了,唉……”虽然早已成为习惯了,但还是习惯性怨叹。这是人性的矛盾还是人性的弱点?
素玉没有怨叹,并不是因为她对作文根本用不着担心困烦,而是因为她觉得,既然是该来的东西,再怎么去怨叹也是没有用处的,倒不如无声地去面对承受。作文对她真的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她对语言文字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从学拼音到现在,语文始终是她的强项,有时她根本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语文上,也并没有特意去偏重训练,可她的作文写来总是得心应手的,她只是凭着一种兴趣,一种或许是天赋的良好语感,特别是上初三以来,她不得不把大量时间花在弥补其他跛脚的科目上。
林蓓看着教室里各张不同的表情的脸,觉得非常有趣。她看了看身边的素玉。只见她正静静地在看一本宋词选。有时候林蓓真的好佩服素玉那种过目不忘的本领。只要是她读过的诗词,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林蓓也喜欢诗词,但只是喜欢却总是背得颠三倒四的,她有办法把白居易的《白头吟》与杜甫的《丽人行》混同起来,有时背了上句又从另一首诗词里抓来下句补上。但评论一个诗人的风格艺术,却也能头头是道,对诗人对诗她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时与素玉谈起来,也投机得很,一扯就没个休止。林蓓除了喜欢诗词之外,还喜欢小说、散文,她对文学有种天然的爱好,但不像素玉,林蓓常说素玉是天然的文学家,素玉在写文章方面显露出来的才华,实在令林蓓自叹弗如。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