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听别人的话,请与你一同立下盟约!”于是君臣用鲜血作为誓言,将誓约书藏在息壤之中。随后派出五万兵力,让甘茂担任大将,向寿担任副将。
秦军到达宜阳,围攻了五个月,但宜阳的守将坚守城池,无法攻克。右相樗里疾对武王说:“秦军已经疲惫了,如果不撤回,恐怕会有变故。”武王于是召回甘茂。甘茂于是写了一封信,向武王道歉。武王打开信封一看,里面只写了“息壤”两个字。武王恍然大悟,说:“甘茂曾经提醒过我,这是我的过错。”武王又增派五万兵马,让乌获去协助甘茂。韩国国王也派大将公叔婴率领军队去救援宜阳,双方在城下展开激战。乌获手持一对重达一百八十斤的铁戟,独自冲入韩军,军士们都被吓得四散奔逃,没有人敢抵挡他。甘茂和向寿各自率领一支军队,乘胜追击。韩军大败,被斩首的有七万多人。乌获一跃跳上城墙,抓住城堞,但是城堞崩溃,乌获掉到石头上,肋骨断裂而死。秦军乘胜追击,最终夺取了宜阳城。韩王感到恐惧,于是派相国公仲侈带着宝器前往秦国请求和平。武王非常高兴,答应了他的请求。下令让甘茂带领军队回师,让向寿留下来安抚宜阳地区。同时派遣右丞相樗里疾先行前往三川开路。随后引领任鄙和孟贲等勇士的一支队伍启程,直接进入雒阳。
周赧王派使者到郊外迎接,亲自以宾主之礼相待。秦武王谦逊地表示不敢接受,但他知道九鼎在太庙旁边的房间,于是便去参观。他看到九个宝鼎一字排开,确实非常整齐。这九鼎是大禹王收集九州的贡金,分别铸成九个鼎,每个鼎上都刻有本州的山川、人物和贡赋田土的数量,鼎足上都有龙文,因此又称为“九龙神鼎”。这九鼎原来是夏朝传给商朝的,是镇国的重要器物。后来周武王打败了商朝,把九鼎迁到了雒邑。迁移的时候,需要用大量的人力拉拽,用车船运输,看起来就像是九座小铁山一样,没有人知道它的重量到底是多少。武王周详地看了一遍,赞叹不已。九鼎的鼎腹上分别刻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个字。武王指着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