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员收到信后,沉思了半天,然后对来使说:“因为军务繁忙,我不能写回信,就借你的口,替我向申君致以谢意:忠诚和孝顺不能两全,我已经年老色衰,走的路途也很遥远,因此我只能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使者回去向申包胥报告,申包胥说:“子胥灭掉楚国必然会成功。我不能坐以待毙。”他想到了楚平王的夫人,她是秦哀公的女儿,楚昭王是秦国的外甥,如果要解救楚国,那就只有去求秦国。于是他日夜兼程向西赶去,脚底都磨出了血,他撕下自己的衣服,把脚裹起来。他赶到雍州,来见秦哀公说:“吴国贪婪如猪,狠毒如蛇,长久以来都想要吞噬各个诸侯国,战争是从楚国开始的。我国的国君失去了国土,逃到了荒野之中,特派我来向您求救,希望您能看在我们是甥舅的份上,出兵帮助我们解围。”秦哀公说:“秦国地处偏远的西部,兵力薄弱,将领稀少,自保都来不及,怎么能帮助别人呢?”申包胥说:“楚国和秦国接壤,楚国遭受战争而秦国没有援助,如果吴国灭了楚国,接下来很可能就是秦国了。您能够保住楚国,也就是保住了秦国。如果秦国终究拥有了楚国,不也比吴国好吗?如果您能够安抚并保住楚国,不中断他们的祭祀,我愿意世世代代面向北方侍奉于秦国。”秦哀公还没有做出决定,说:“大夫先在馆驿里安顿下来,我要和群臣商议一下。”申包胥回答道:“我国的君主现在还在草莽之间没有地方居住,我怎么能够在馆驿里自便呢?”当时秦哀公沉迷于酒色,不关心国事。申包胥的请求越来越紧急,但秦哀公最终还是不肯出兵。于是,申包胥不脱下衣冠,站在秦国的庭院里,昼夜不停地哭泣,声音不曾停息。他这样一连七天七夜,连一勺水和浆都没有喝过。哀公听到这个情况,大惊地说:“楚国的臣子为了他们的国君,竟然能急切到这个程度?楚国有这样的贤臣,吴国还想灭掉它。我如果没有这样的贤臣,吴国岂能容忍我?”他流着泪,写下了《无衣》这首诗来赞扬申包胥。诗中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