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武,年过七十,一直在郑国担任圉正的职务,三代人都没有升迁过官职。希望主公能给他加礼并且派遣他去!”郑文公于是召见烛武,看到他胡须和眉毛都已全白,腰弯背驼,走路摇摇晃晃,身边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烛武拜见郑文公后,问道:“主公召见我这老臣有什么事?”郑文公回答说:“佚之狐说你口才非常好,想请你去说服秦军撤退,我会和你共同治理国家。”烛武又行了一礼,说道:“我学识浅薄,才能不足,年轻的时候就连小小的功绩都没有建立起来,如今老耄筋力已经衰竭,说话也喘不过气来,怎么能够冒犯大人前去说服秦穆公呢?我不敢冒犯您的尊严。” 郑伯说:“你为郑国效力已经三代,却没有被使用,这是我的过失。现在我封你为亚卿,请为我这一次出行尽力。” 佚之狐在旁边称赞道:“大丈夫如果运气不好没有得到机会,那就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现在君主认识到您的才干并且要用您,您不应该再拒绝了。” 烛武便接受了命令并离开了。那时,两个国家对城池的围困非常紧迫。烛武知道秦国在东边,晋国在西边,彼此互不照应。那天晚上,他命令勇敢的士兵用绳子从东门缒下去,直接跑到秦国的营寨。但秦国的将士紧紧把守,不让他进去拜见。于是,烛武在营外放声大哭,营寨的官员把他抓来禀告给了穆公。秦穆公问道:“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哭泣?”烛武回答说:“老夫是郑国的大夫烛武。” 穆公问:“你为什么哭泣?” 烛武回答:“我哭泣的是郑国的将亡之势!” 穆公说:“如果郑国已经失败了,你为什么还在我的营地外哭泣?” 烛武说:“我哭泣的是郑国的失败,也哭泣秦国的利益。郑国的失败并不可惜,但是秦国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穆公非常生气,喊道:“我国有什么值得可惜的?你要是说话不合理,我就斩了你的头!” 烛武面不改色,叠起两个手指,指东画西,讲述了一段非常有道理的话。正是:“说时石汉皆开眼,道破泥人也点头。红日朝升能夜出,黄河东逝可西流。”
烛武说:“秦国和晋国联合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