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清朝科举会试,一共三场考题。雍正朝,为了防止作弊,都是雍正亲自出题。第一场是3道四书题,做三篇八股文,三道都必答,这是最关键的答卷。中不中关键看这三篇八股文了。所谓三篇花团锦簇,一生荣华富贵。第二场是4道五经题,从五经中出题,但不是都必答,只要选其中一篇作答便可。第三场是题目诗词,按照题目和韵律要求做出一篇七言。
为了防止考生与考官串通一气,作弊中举,正常情况下,考卷都是要封住考生姓名,也不允许考生在试卷上留下任何个人信息,否则都算作弊,轻者枷号一个月,取消功名,永不叙用,重者就要判处斩首,甚至腰斩、凌迟。
更狠的一招,是会试所有考生的试卷,都要有200个书吏,专门进行抄卷,完全按照考生的文章,另外抄出一份卷子。这样便彻底杜绝了各房考官与考生约定在试卷上作标记,或者认出字体进行作弊。
验证码验证正确才能显示加密内容!
1次验证码通过可以阅读10页面
如果您是使用浏览器的阅读(转码)模式请退出阅读(转码)模式才能通过验证码验证!
使用验证码验证主要是防止机器人爬取及浏览器转码为您的阅读带来不便敬请谅解!